书架
兼济大明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六章 陈鉴胡的退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陈宪之所以给张韶寻出了这条死中求活的路,实在是为了于康,或者说是为了于康背后的于谦。

  于康这人性格虽然算是粗中有细,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此番又得了平定东南的军功,回京之后必然会受到陛下的赏识,升官进爵指日可待。

  但是正如文武两派博弈之下才将他差遣到了东南一样,他和他的养父相同,只是朝堂中的中间人,在前军都督府中担任经历一职,既不能像卫所的指挥使一般手握军权,又不能混入文臣的圈子之中。

  反倒因为他的养父于谦的关系,即使和诸多武将相交,但是对方却总是背地里留一手。

  此番已经算是平定了叶宗留部,邓茂七的兵力尚不如叶,剿灭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于康携着平定东南乱局大破白莲教的功劳回京,领赏升官自然是没什么人会说闲话。

  但是等这一阵子风头过去了,这厮自然就会因为“中间人”以及“于谦养子”的特殊身份,成了被王振、文武双方任何和于谦有过节的人的攻击对象。

  于康可没有于谦那种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的气节——这厮甚至还想带自己去试一试龙阳之癖。

  至于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按照于康的性格,恐怕也没有少做,自然就会成为别人攻击的把柄。

  张韶这人,虽然品衔在武将之中并不算高,但他是毕竟是从靖难三年中走出来的老将,当年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将领们,此刻都已经身居要职,若是有这样一个人感念于康恩情,死心塌地的保他,最少能够替于康分担一大半的压力。

  张韶如今感念在座诸人的救命之恩,不管是真是假,都值得陈宪这样尝试一下。

  锦衣卫的李坤虽然膀大腰圆,但却是个实打实的机灵人,自然能够猜测出来陈宪这番说辞有着更深一层的用意,但张韶是否是白莲教的教众、甚至张韶谋反与否,于他而言干系并不大。

  相反,李坤却对于陈宪这个家伙十分感兴趣——这个书生与他在京城中常见的那些读书人截然不同,这人从未提过什么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