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李宪萧姵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初到保州城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郭小乙催马上前一步,挺胸叠肚很嚣张的笑道:“公子尽管放心,吃喝玩乐什么地方我都明白。翠云轩的野味陈博士的酒,锦绣巷的妓馆舍不得走。公子喜欢哪样?”

看见四名弓手拄着哨棒行注目礼,李宪有些不淡定了:“胡说八道什么?老子想踢你的屁股!你看他们显得很紧张,我们进城门是不是要下马?”

“不用!”郭小乙催马上前,唰的一声就把铁棍抡了一个半圆,趾高气扬的高喝一声:“太原李衙内到此拜见童相公,还不赶紧把路让出来,杵在这里等死的吗?”

童相公,两河宣抚使,二十万大军的掌军使,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谁敢得罪?

这是出发前就已经编好的鬼话,一连六天穿州过府,郭小乙已经练出来了。所以显得中气十足,绝对没有当初小叫花子畏畏缩缩的半点儿痕迹。

衙内,这是宋朝对那些官二代、富二代的“尊称”。

在现如今讲究出身门第的年代,要想不被人看扁,李宪也只能硬着头皮当几天衙内,所以只能暗暗苦笑。

当衙内的好处就是不用讲道理,如果城门口的弓手不听话,那就打了再说。反正怎么霸道怎么来,绝对不会犯错。

这个年代没有发报机、没有长途电话、没有手机,至于发微博就更别想了。等被打之人搞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起码需要半年时间。

不管是郭小乙的铁棍好使,还是童相公的名头好用,反正李宪没有下马,一溜烟穿过城门洞就来到了大街上。

李宪也不得不对当今天下刮目相看,别看童贯连续打败仗,但是城内完全没有丝毫紧张气氛,更没有遭兵灾的样子。

放眼望去,大街两旁全部都是雕楼画栋,棱户珠帘。街道上雕车骏马络绎不绝,商家店铺金翠耀目,仕女罗绮摇曳飘香。

“城外灾民遍地,城内繁花似锦。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谓醉生梦死也不过如此,可惜这些人都不知道,他们最多还能逍遥一年半时间。”

李宪知道不可救药,只能暗暗叹息。

穿过两条街道来到一个十字路口,郭小乙甩蹬下马把缰绳往马鞍上一挂,叫了一声“小儿子照看牲口”,人已经窜进了朱红大门。

李宪被“小儿子”三个字惊醒,二十一世纪对一个陌生的小伙子叫一声“小儿子”,估计马上就有血光之灾,甚至会发生人命案。

这个年代的“小儿子”,其实就是店小二的含义。李宪才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一座气势雄伟的大楼前面,正是郭小乙一路上念叨不下百遍的翠云轩。

杂役眼角不慢,眨眼之间上来三个小厮:“来咧,各位大伯里面请,马匹交给小的,包裹行李自然会送到客房。”

因为人数太多,加上李宪另有打算,所以没有要高档套房,要的是一套西跨院。进门正中间是堂屋,也可以叫会客厅或者餐厅。

进门右手厢房是主卧,除了一张八仙桌和四把太师椅之外,最里侧是一副火炕,当然属于李宪。左手边厢房,那就是郭小乙他们五个人的住所。

把李宪的东西收拾好,郭小乙低声说道:“这个跨院一天就是五百五十文,还不包括饭菜和马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