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李宪萧姵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3章 繁峙县丐帮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折可存(1096年生人),今年二十七岁,字嗣长,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吉州知府张世景的女婿。晋阳兵统制,手下精锐骑兵五千余人。

折氏家族世居云中,源出党项族,与鲜卑慕容氏通婚,乃一方豪强大族。《宋史》载:“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阨西北,中国赖之。”

折氏受到宋太.祖赵匡胤“许以世袭”的特权,折家父子兄弟从此世袭府州。说穿了,折可存家族就是世代传承的地方军阀,家族利益高于一切。

折可存最闪光的手笔有两件,第一是跟随童贯剿灭方腊起义,最后帮源洞屠杀七万战俘,把参与起义的妇女扒光了吊死在树林之中。

第二是班师还朝途中,被张叔夜降服的宋江蟊贼再次倒戈造反,大宋皇帝赵佶一怒之下,命令折可存所部晋阳兵原地调头,在沂州境内把宋江等人一网打尽,全部就地枭首示众。

为了贯彻执行宋金“海上之盟”的精神,折可存根据两河宣抚使童贯的命令,率部从晋阳北移,中军大帐设在崞县,部下分别占据雁门县、繁峙县。拱卫雁门关的同时,夹击西京大同的大辽契丹军队。

童贯在燕山府两战两败,又耗费铜钱千万缗,结果买回来六座空城不说,还要每年给金国上贡“代税款”五十万缗。加上河北杨江、张迪、高托天等四贼造反始终无法平息,终于遭到政敌弹劾下台。

一个权倾朝野的太监倒下了,无数争权夺利的太监站起来,就是大宋朝的现状,你不服气都不行。

大宋皇帝赵佶的亲信太监谭稹脱颖而出,接替两河宣抚使全部职权,走马上任就干了一件大事——编练义胜军。

这件事情对别人的影响稍微小一些,但是对折可存来说就是致命的。因为义胜军的驻扎范围,全部都和折可存重叠。

义胜军的韩常右军就驻扎在代州,分布在雁门县和繁峙县;义胜军的耿守忠左军驻扎在忻州,分布在崞县、秀容县。

从谭稹的立场来说,他的本意就是要对童贯提拔的嫡系部下进行制衡,同时培养自己的势力。

谭稹是老太监出身,官场上争权夺利的套路熟极而流。给折可存上眼药水,也属于官场上的正常套路。

他的言下之意很清楚:如果你折可存不听咱家的,等到义胜军具备战斗力,咱家就把你的军队裁撤了。

从军队指挥的角度来说,小小的崞县同时出现了两个司令部,虽然表面上军队的数量剧增,可一旦打起仗来,究竟谁听谁的?

折可存的内心纠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更何况耿守忠和韩常的两支部队加起来,总兵力超过三万人,是自己的六倍。

祖传的地方军阀,自然拥有恶狗护食的经验。折可存用屁股都能够想明白:谭稹这不是要对抗外敌,分明是想寻机收拾自己。

李宪两世为人,当然明白最浅显的道理:官场上的权力争夺,属于最残酷、最血腥的战斗,和正义无关。

干儿子李天成头脑简单,并不知道自己的爹爹脑袋里想了些什么。他不过是遵命行事,争取把爹爹的命令超水平发挥出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