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移民官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三章 潘叔叔的故事之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没有土地就招不到投资者,城市的管理者把目光投向了滩涂,一时之间沿海大大小小的滩涂从昔日不受待见的处境,上升到政府和商人眼里的香饽饽。

而肖子轩父亲和潘叔叔盘下的这片滩涂,是这座沿海城市最大的滩涂,自然成为了政府重点回收的对象,甚至省里的大投资商都主动上门跟他们对接。

应该说,作为商人来说,他们两个都不是很贪心的人,他们明白一个道理,见好就收。所以在一番洽谈之后,他们决定答应政府收回土地的请求,轻松从政府那里按照每亩五万元的价格收回了一大笔的补充款。

投资1000万,收入四个亿,这就是潘叔叔的传奇故事,也是肖氏企业发展的最大奠基石。

后来,潘叔叔因为个性懒惰,并不想花太多脑筋,索性把赚来的钱全都投进肖氏企业里,自己轻松当个股东收钱,发展的重担就落在了肖子轩父亲的身上。

有了四个亿的启动资金,肖氏企业发展得很快,最终造就了今天的龚州市资本大鳄。

“这就是潘叔叔的故事。你说,如果当年他没有去当兵,当兵后没有注意观察周边的形势,没有深入的调查研究,这个机会,能掌握得住吗?潘叔叔一直有句话,说的就是,在经济社会刚开始发展的阶段,商家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外出考察,看看哪里有合适的商机。但是这种考察都是短期,因为每个地方,你不可能长期呆在哪里,往往很多宝贵的商机就这么失去了。当兵,是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如果单纯看成是当兵保卫国家,也并无不可。但是如果从商业的角度看,那是最好的考察机会,你会有最充裕的时间去熟悉一个地方,然后把这个地方的优势资源带回你的家乡,把家乡的优势资源带到这个地方,实现两个地方的资源互通。这就是生意。”

肖子轩听得张大了嘴巴。

这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励志的故事,这个故事也让他明白了当初潘叔叔苦口婆心劝父亲让自己去当兵的原因。

父亲说道:“潘叔叔一直对边防部队给予他的教育和机遇念念不忘,所以知道你在家里没有好好听话的时候,他对我说,得让子轩当兵去,而且最好就是去边防部队,以后,说不定他能取得比我当初更大的成就!”

“这次我是真的明白了,父亲!我会好好在移民系统里面呆下去的,而且,我不会在里面浪费时间,我会在这段日子里不断充实自己,争取厚积薄发。”

父亲赞许地看着肖子轩,这是他第一次听到了儿子最满意的回答。

不过肖子轩并没有打算结束这次谈话,他说:“爸,刚才听了潘叔叔的故事,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有个想法,不知道成熟不成熟,给您提供点参考,说不定对咱们家里的生意有帮助。”

“哦?”父亲大喜,不管怎样,肖子轩能这么去思考问题,哪怕想法是不成熟的,至少说明了他已经学会去思考了。他说:“子轩,你说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