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翊唐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楔子 鬼兵迎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此章改编自一唐朝时玄怪小说,风格会较往常迥异,内容与主线乍看并无关联,却也藏有众多伏笔)

太和五年,日期不明。

深夜,往长安官道某处。

浓重的黑云压在夜空中,不过半刻工夫便浇起瓢泼大雨,豆大的雨滴摔打在石子路上,和着风声阵阵,听起来竟如鬼怪的嘶吼。

有一人身披蓑衣,正一手把着头顶帷帽防止被风吹走,一边急匆匆地沿着石子路向前赶。

蓑衣人跑了有好些工夫,冒雨狂奔已让他双腿犹如灌铅,再加上石子路开始愈发泥泞,已经到了寸步难行的程度。

而暴雨似乎仍未有停歇的迹象……

更糟糕的是,蓑衣人的火把早就被浇透了,四下里漆黑一片,根本看不清前方到底有没有避雨的地方。

正当蓑衣人准备离开道路,就近寻一棵大树坐等雨停时,西方的夜空突然闪过一道白光,犹如一条巨龙将夜空一划为二,须臾后便是一声炸雷惊入蓑衣人耳廓,让他浑身打了个寒战。

那道白光,恰好照出来官道前方一间客栈的轮廓……

虽然仍为方才的那道闪电弄得心有余悸,蓑衣人却如抓住救命稻草,紧握住肩头背囊,急忙向那客栈方向奔去。

走近些后,那间客栈轮廓终于变得清晰,蓑衣人悬着的心才算是放下,心道自己今晚终于可以不用在暴雨中露宿街头了。

从客栈两扇木门的缝隙透过些烛光,蓑衣人暗喜里面应当有人,便在木门上拍了拍。

客栈外观看起来颇为简陋,门脸前挂着一柄纸笼灯,另一侧伸出去一根支架,栓有一木招牌,正随着风雨前后摇晃,“吱呀”不已,木招牌看起来很新,其上刻有歪歪扭扭的“榆林店”三字。然而让蓑衣人感到奇怪的是,在那三个字的右下角还刻有这块招牌的年代,写的却是“开皇元年十月己卯日作”。

开皇,是前朝隋文帝杨坚的年号,距今已有二百余年了。

莫不是来了家百年老店?

蓑衣人疑惑的同时,却发现并无人开门,便又在木门上重重地连拍好几下。

这一次店内总算有了动静,从门缝内传来“悉悉索索”的声响,过了几弹指,店门便向内开启,店内照出来的烛光一时让蓑衣人不禁眯了眯双眼。店内几盏残烛被风吹得剧烈摇曳,映得蓑衣人投在地上的影子如鬼怪般在身后狂舞。

开门的似乎是店家,看不太出来具体的年龄,不过怕是四五十上下,面色苍白,眼神慵懒,打量了片刻蓑衣人后,便开口问道:“名字?”

蓑衣人递上自己的身份文牒,叉手回答:“在下姓李名昂,深夜叨扰,属实抱歉,不知可否在贵店住宿一宿?”

店家扫了眼身份文牒便递还给了李昂,尔后让出店门,待李昂迈进门槛后,便又重重地将店门合上。

李昂像只警惕的猎鹰环视一番,店内餐桌摆放杂乱无章,倒让李昂惊奇的是,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鬼地方,店内顾客还不少,几乎每一张桌前都坐有几人在低语交谈,或许都是来此避雨的旅客吧。

最靠近李昂的桌前独坐一人,桌上还摆着些宵夜。那人身披乌青色斗篷,头顶着湿漉漉的斗笠,正目不转睛地望着李昂,阴森的目光盯得李昂心中发毛。

“请坐,某请客!”

那人面色苍白,用不容拒绝的语调冲李昂朗声道,声音乍一听颇为古怪,让人听不出此人大概的年龄。

李昂又四处张望了片刻,摇曳的烛光让他方才紧绷的心情稍稍平复,便褪下淋湿了的蓑衣,摘下帷帽,挂在身后的挂勾上,而后同那人隔桌对坐。落座前,李昂再次下意识地瞥了瞥周围的客人,看起来其他人似乎都未向他投来多余的目光。

“敢问阁下是……”

“鄙人王臻,想必足下姓李名昂?”

“正是。”李昂叉手答道,心道或许方才向店家的自我介绍被这人听见了。

“喝酒,”王臻将桌上一樽酒盏往李昂跟前推了推,李昂瞅着酒樽里暗红色的液体,端起酒杯嗅了嗅,闻起来似乎是葡萄酒,便稍稍放心地喝了,心里却感叹这家店果真不容小觑,居然还有价格不菲的葡萄酒供应。

同王臻几句寒暄过后,李昂才知道,原来王臻也是前往长安办事的旅客,途遇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