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的大阪留学日常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霓虹津的宽松教育产物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随着日本教育体制的逐渐僵化以及诸如“魔鬼课程”、“考试地狱”等一系列严重问题的频发,日本教育界开始普遍反思日本战后教育制度中,是否由于过度重视知识灌输而缺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和三观成长的关注。

  最为明显的特征便是八十年代的教育荒废现象,也就是所谓的逃学、校园暴力、甚至是自残、自杀倾向开始变得普遍存在。

  于是,在1977年日本颁布了《学习指导要领》后,部分地区开始实行了所谓的宽松教育。1998年,经过中央教育审议会的提议后,日本各地区普遍开始实行这种教育方式。

  按理来说,如果学校开始实行所谓的宽松教育、素质教育,那么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一定会把孩子送去补习学校、私立学校以获得更加优质、深入的教育。

  但此期间的日本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可以说是间接的促成了教育审议会的计划:泡沫经济破灭。

  当日本的虚假经济繁荣正如所形容的那般,被戳碎的泡沫一样崩溃的时候,产业过剩和员工过剩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大量裁员。

  人总是需要先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才能再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的,如果连饭都吃不饱的话,又怎么可能拿的出钱去给孩子补习呢?

  当然,这里说的吃不起饭的是平民们,至于富人们?嗯,虽然也有不少跳楼的,但对于大部分富人来说,可能只是餐桌上的鲔鱼品质降了个档次而已,孩子上私立的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于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日本的学校,尤其是不收太多费用的公立学校,宽松教育真的被他们搞起来了。而同时,学生对于高中毕业后的去向问题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高中毕业后倾向于打工、短大的明显变多,正八经考大学的开始变少,当知识变得不再是未来所必须的了之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轻慢。

  宽松教育和的学生散漫的态度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日本课程教育内容之简单。

  就拿森田美咲在黑板上留得这几道思考题来说,如果是在大天朝,但凡是学习的学生,这你要是不会,干脆也别说自己受了这么些年的社会主义教育了。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真的有人连这么简单的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