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章【第一迷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楚国终于得到了中央的授权和信任,自然要做党的人听党的话。芈熊绎之后的几代楚国国君倒也中规中矩,作为地方诸侯对于周天子能够恪守臣节,没有做出让中央**不放心的事情。
但好景不长,大约在公元前977年,周王朝的第四代天子周昭王的离奇死亡,给周王室和楚国之间蒙上了一层阴影。关于周昭王之死,历代史学者众说纷纭,可谓是西周历史上的千古迷案,至今也是没有定论。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论调,为何会如此的莫衷一是呢?实在不是后人多事,只怪司马老先生的《史记》中关于周昭王之死这件事记述的过于简单了,才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空间。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讣告,讳之也。”这是《史记》原文,也是关于周昭王之死的全部记载。绝对的言简意赅,太精辟了。解释一下吧,这句话是说,周昭王的时候,天子做的有些不太称职。周昭王到南方巡狩没有回来,死在了江里。周昭王的死讯没有发布,因为忌讳一些事情。
是不是疑窦重重。首先,周昭王到南方巡狩,而这“巡狩”二字是何意思?是去打仗,还是去巡游?其次,“卒于江上”也是让人一头雾水,是失足溺水,还是乘船落水,没搞明白。最后,也是最悬疑的事情出现了。“其卒不讣告,讳之也。”太史公直接告诉后人,周昭王的死很离奇,绝对是一件不能昭告天下的秘密。但究竟是何秘密,却是只字不提了。每次太泽看到这里,总是暗自窃喜。学习历史的同时,还能过一把福尔摩斯的侦探瘾,何乐而不为呢?
最具权威的《史记》,既然将这段历史记述的如此模糊,那我们不妨到其他的史料中去寻找答案。
公元279年,纷乱的三国时代刚刚被晋帝国统一不久。在现今的河南省境内发生了一起毫不起眼的盗墓案件,也正是这起盗墓案件,让后世史学者对于历来奉若神明的《史记》产生了诸多的疑问。
盗墓贼不(否)准(标)将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大墓盗掘一空,却不料走漏了风声。当地的县令根据线报,很快就将不准缉拿归案,被盗的大量珍宝被如数收缴。更为重要的是,被不准当作废品的一堆烂竹简,竟被识文断字的县令看出了价值。
原来这是战国时魏国史官编纂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从遥远的夏朝直至战国时代的历史。这批竹简在晋武帝的亲自督办下,由晋朝史官重新编排整理,被命名为《竹书纪年》。因为《竹书纪年》的成书年代远早于《史记》,所以在很多历史事件的记述与《史记》不同时,此书的可信度应该更高一些。
关于周昭王的疑案,《竹书纪年》有这样一段记载。“周昭王十六年,伐荆楚,涉汉,遇大兕(四)。”是说周昭王在位的第十六年,率兵讨伐荆楚,在渡过汉水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雌性犀牛。这段记载和《史记》的记载有一处明显的不同。《史记》是说周昭王去南方巡游,而《竹书纪年》却说周昭王是去讨伐荆楚。一个是游山玩水,另一个却是军事扩张,这是完全不同两个意义,对于后世该去如何评定周昭王的是非功过,产生了巨大的分歧。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就是周昭王在渡过汉水时遇到了“大兕”,也就是“母犀牛”。由此可见,三千年前的汉水流域,生态环境十分原始,应该和现今的非洲草原或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十分近似。很明显,那时的荆楚之地还是一个尚未被大批人类涉足的蛮荒所在。
细心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发现问题了。被太泽渲染的神乎其神的周昭王疑案,说到底和楚国有啥干系?《史记》中压根儿就没有提到楚国。纵然有一句“南巡狩不返”,只是一个“南”字,难道就把弑君的罪名扣在了身处南方的楚国头上,难道就应该把楚国列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