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刘新新陈文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0章 规划蓬莱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新新得到陈文的支持,他要在新区成了一个房开公司,而且他看中了一块新区的老街地皮。

新区老街、和在内的蓬莱居片区,地处城乡结合部,作为全省最大的城中村、棚户区存在了大半个世纪,也是东都新区这座城市的历史沉淀和印记,承载了许多居民的人生悲欢和梦想。

原新区、新区老街是有着20000余户、400余万平方米的危旧房,一直以“脏、乱、差”的形象存在着。这儿的居民渴盼着新的更加幸福的生活,但2万户老旧危房的拆迁、安置与赔偿,老厂区的迁出,学校的重新选址,农村居民的土地转让,无地农民的就业安置,新型城市大社区的规划建设等,都是一张张高难度考卷,也是我国乃至全球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共同面临的待解难题。

面对这一全国最大的单体棚户区改造工程。新新需要陈文支持,他需要这里打着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开发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工作措施,适实果断地启动了蓬莱居棚户区改造这一民生工程、生态工程。

新新主动承担起这一城市化进程中攻坚克难的重担。

他理想是这样的,整合国际顶尖设计团队,只要项目好,一期滚一期不断发展,建设“蓬莱居”这一全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蓬莱居建成后总建筑面积1830万平方米,是集住宅、艺术文化、商务办公、旅游、智能生活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

科技创新?共筑智慧之城

新新在自己未来的地产公司里写到:蓬莱居项目从一开始就以民生视角、国际视野、商业智慧与未来科技“筑城”,在国内率先以小街区、密路网的建筑格局,贯通了新型城市的人脉、文脉与商脉。以卓越的商业环境为前来安家、工作、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无限可能的空间,使城市焕发勃勃生机。

最终要携手各知名企业共同打造“蓬莱居智慧城市+物联网+大数据”项目,从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商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信息7个板块,将“互联网+城市管理”运用到开放式街区的升级与功能完善中。

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应用,织就一张保障市民和企业生命财产的安全之网。由数万个摄像头组成的网络监控“天网”与1个派出所+6个治安所构建的坚固“警网”智能联动;火灾一键报警系统、消防控制系统配合24个微型消防站,达到消防工作“打早、打小、灭初期”的目标要求……密集的智能监控装置、布控科学的安防警网、规划有序的立体路网结构,科学配置的急救应急设施……让居民享受到智能、便捷、安全的新型城市生活方式。

立体交通?宜居宜商

蓬莱居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核心理念和世界先进城市“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标准,渗透到每一项城市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之中,不但使社区内部自身空间格局和形态得到最大限度优化,其开放式的交通布局也增强了整座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

40多条公交线路、公共立体交通人行慢行系统、“六横六纵”12条市政主干道和双向4车道联接地下车库形成的地下车行路网,共同构成了蓬莱居立体交通模式。不仅解决了人车分流问题,增加了区域内行人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出行效率,并对东都新区市几个城区之间起到起承转合的“解压阀”和“分流渠”的作用。

生态建城?绿色样板

东都新区作为生态文明在最先践行的城市之一,其核心理念在蓬莱居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得到充分体现。

蓬莱居项目中保留了占用地面积55%的开放空间,建成6大公园,形成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