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倩女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三章:绣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p>那方郡主和庄勤在谈卓亦亭主仆三人之事,恍恍惚惚睡去了,镜花谢这方还秉烛刺绣。</p>
<p>原来,日前各府因卓亦亭过门赐名的事定下,都一一送礼道贺,卓亦亭心中极是感谢,又没拿得出手的礼往来,便打算做些针线手绢帕子当回礼。她悄悄让慧缘递话给老太太,老太太将陈年宫中赏赐的绫纱缎并一匹秋色罗给了她,精心裁断之后,得二十四方,余下四角缝合得四个荷包。</p>
<p>这会儿已是下夜。</p>
<p>三喜见她姑娘带伤刺绣,乐不知疲,十分心疼,信**过她手中的针线,道:“姑娘你绣一日了,赶紧歇息吧!”</p>
<p>卓亦亭从三喜手里把针线拿回来,顾着继续绣。三喜嗔出一声嗲,坐一旁对在铺床叠被的慧缘道:“瞧姑娘吧,折腾自己,可不知人家这大家的人当不当回事,这么一丝方绢子,依我看,忒是小气了些,不如不送的好。”有责备慧缘帮去拿布料的意思。</p>
<p>卓亦亭微微一笑,也不恼她。慧缘却笑道:“姑娘想的可不是一方简单的手帕手绢,古有依考,桃结兄弟之谊,金兰赠手绢之情。姑娘念的是一份心,多一份亲近呢。”</p>
<p>三喜挠头嘟嘴,枉然道:“就你跟姑娘有学问,愣是欺负我这个丫头。人家手绢贴金边挂珍珠,我们这送出去,怕是看不上眼。遭扔了,倒坏我们姑娘一份心思了。真不知道京城这些姑娘太太们用来做什么,碍手碍脚,整日离不得手。”</p>
<p>慧缘从床边移步过来,从卓亦亭边上拿起一方单色手帕,着手牵引出针线来,欲要帮手,想了想,才笑道:“汉乐府里《孔雀东南飞》有说‘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可不是大用途了。”</p>
<p>卓亦亭赞许的眼神看了慧缘,接话道:“何止汉乐府有说,唐初也有说的,那《官词》说‘谢注神倾意,不觉流汗交面。殷徐语左右,取手巾与谢郎拭面’,再有《桃花扇》里的《访翠》……”卓亦亭没说完,脸绯红了起来,知往下说羞不能启齿了,故瞟一眼慧缘,慧缘会意,没搭话。</p>
<p>三喜见卓亦亭截了话,疑惑起来,就问:“说了什么?”</p>
<p>慧缘掩口笑,不语。</p>
<p>卓亦亭小小推了慧缘一把,羞涩起来。</p>
<p>三喜急了,纠缠卓亦亭道:“姑娘什么时候也学那些人一样,说半句留半句的。”</p>
<p>卓亦亭道:“这也是我们说你听得的话。”</p>
<p>慧缘看三喜纠缠不止,便说:“也没什么不能启齿的。那《访翠》说妓院名妓都以赠送手帕为结金兰姐妹,跟亲兄弟一般。”</p>
<p>三喜一听,愣住,拍手喜道:“那不是诅咒这家子仇人都是妓女了?”转念一想,便又皱眉头道:“可又错了,姑娘你送妓女手帕,要与她们结成姐妹,那不是跟妓女一路……”</p>
<p>慧缘把手中的针线放下,连连“呸呸呸”,笑开道:“是你自己不解,我给你胡乱解释,兴不得绕到姑娘身上。”</p>
<p>卓亦亭道:“她们都送了东西来,我们也没个回礼的。给每人送手绢也是应该的。我是没思想那么多。”又轻手从慧缘那边把针线手帕拿回来,不给她活弄。</p>
<p>三喜觉卓亦亭不肯使外人,所以不让慧缘动手,自己主动了起来,去拿来要做。卓亦亭不给。</p>
<p>于是三喜道:“我跟慧缘帮你你又不肯,自己这么熬着,不说身上的伤不好,对眼睛也不好了。”</p>
<p>卓亦亭道:“不妨事。你们先去歇着吧!”</p>
<p>三喜和慧缘没挪动,陪在侧。</p>
<p>下夜深更,慧缘把茶倒了,腾来一壶滚开的水,斟了一杯递给卓亦亭。因看到三喜打哈欠,便说:“依我看,我是赞同姑娘的。姑娘送的是给太太姑娘们的回礼,我们也张罗些,送给太太姑娘们贴身的丫头们,以后自然不会生分的。”</p>
<p>卓亦亭接过水,呷一口,笑对慧缘,满满是感激之情。</p>
<p>三喜一凛,来了精神,道:“这么说,你们都有盘算的,就我一人被你们蒙着。”</p>
<p>三喜生闷气起来。</p>
<p>卓亦亭道:“好了,你也不要小家子气气的。在外人面前可不能这样,少不得让人说我们没教养。”</p>
<p>三喜笑了,说:“姑娘放心。哦,对了,我去找了药先生,药先生问姑娘的好,还让姑娘保重身体。”</p>
<p>主仆三人说着笑着,深夜更尽,三喜和慧缘两人合裁那匹秋色罗,跟她姑娘一般做起帕子来。</p>
<p>至次日晨早,卓亦亭看到三喜趴睡在一边,慧缘亦哈欠连连,她心疼对慧缘道:“你也去睡一睡吧!”</p>
<p>慧缘道:“天这么亮了,还睡。”</p>
<p>慧缘去把卓亦亭绣好的手绢一一呈列,赞叹道:“就差一绢了,姑娘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