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只想安静当咸鱼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0103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也不能说是正常或者天然的困难。

  这是一个魔幻文明占主导的世界,背景和生产力有点类似欧罗巴的中世纪,任何的知识都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哪怕是常识性的知识。这种背景下,人才的培养都是保守和受限的,作为外来者,她们很难在短期就收集到足够的人才和常识储备。

  举个例子,一个贵族想要经商,所以会定向培养一个商队负责人,若干商业人才,并不存在有专门的商会或者学校定向培养人才,供他选择这种现象。

  大部分魔幻流小说里的学院情节,至少在这个世界里是不存在的,因为哪怕出了森林教会势力范围,整个魔法或者高武文明体系下,并没有任何符合我们观念的学校或者类似的机构。

  倒是某些巫师小说里,那种上下尊卑森严的学徒体系,在很多组织和机构内部流行。

  在这种世界背景下,虽然背靠两三个文明世界,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来到这个世界融入这个世界的社会体系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这个世界自身的可雇佣人才教育程度极低甚至没有教育,短期内,两人都没办法获取足够有效的信息,制定未来的发展计划。

  只能先帮助自家男人梳理一下现有产业的样子。

  两人也基本清楚的黎旭的打算。

  黎旭没有帮助这里的人民获得更大权益的打算,也没有帮助这个世界提升生产力的想法,他目前唯一想做的,就是对这个世界合理的销售商品。

  像是卫生纸、洗发水、指甲钳、野营帐篷、野营炉之类的产品,通过这次战争经营范围扩大了一些,高碳钢之类的物资也在商会的出售列表中,正好他名下就有钢企,并且早就投产,虽说生产的产品并不愁销路。

  在这方面,黎旭其实是有私心的。

  绫香和叶菁了解到,他拿到这边贩卖的产品,基本都是国产的,甚至大部分都是小作坊的产品,因为大型的企业资本构成实在是太复杂,还有许多绕过监管的手段,比方说离岸公司、遥控控股之类的,所以他懒得一一排查,干脆就一刀切了。

  众所周知,天朝已经是全世界贸易输出第一的存在,每年的外贸比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如果用大学的马列毛概进行概括的话,现在是过剩的产能与全球市场没那么大的矛盾。

  在市场的存量已经达到上限,并且短期内无法提升的前提下,所以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控制过剩的产能,并且对产业进行升级……这些都是正常世界里的正常操作。

  然而从理论上说,这些都是缓解矛盾的手段,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矛盾,矛盾也没办法彻底解决,因为总是会产生新的矛盾。

  但,黎旭并不是来做政治学术课题的,也不是谋求利润的单纯的跨世界倒爷。

  既然产能过剩是目前社会的最大矛盾,而他恰巧就可以打开前往异世界的通路,将产品卖到异世界去,虽说并不是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极大的缓解了矛盾,还可以为无数人提供就业岗位,商人获得更多的利润,国家获得更多的税收……

  灾难或者说末日都是一时的,总有过去的一天,但利益却是永久的。

  如果说单纯谋求利益的话,黎旭最优的选择有很多,但他谋求的显然要高级的多,简单说一下就是“不灭金身”了……所以他不但谋求利益,更谋求发展,不但自己发展,还带着许多人一起发展。

  其实早在建立【成田大城】和在03号凯特世界建立食品公司,他的这种带动作用就很明显了,成田大城市恢复建设方面,各种设备、器材的订单就多达几十亿软妹币,03号凯特世界那边,虽然只限于食品方面,但每个月的固定销售额也在数千万乃至上亿软妹币左右,至少养活了数家大型方便面厂和各类型的数百家小型食品厂。

  而在这个世界,他的触角更是延伸进了日常领域,就目前来说,整个森林教会地区的需求量就非常可观,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这个需求量还在高速增长中。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各个世界还存在“货币不通用”的障碍,黎旭也并非专业人才,因此账面上无法体现直观营销。

  但有了那个“魔法护符”拍卖出3亿美金的例子做参考,仅仅是粗略估计,绫香和叶菁就发现,黎旭在这几个世界看似胡乱倒卖的举动,获得的总收益其实并不亚于他在自己世界里的两家公司。

  “这家伙……如果按照他的思路做下去,以后除了不能从政,以及除非他突然脑残做出什么反人类的举动,简直没人能碰他……只是我的小四儿也恐怕要做到老了,可恶”这是详细了解到黎旭的全部想法后,叶菁的想法。

  ……

  黎旭当初外出打怪,是遵循着怪在哪里,他就打到哪里的原则,根本没有做过路线方面的规划。

  而这次伐魔联军的大型军事行动,有着明确的目的,也就是猪头人魔王所在的怪物城镇,离开巨树城影响范围后,就基本朝着那里直线前进。

  因此每天的行进速度虽然很慢,一直保持在三十公里左右,但用了一个月时间,就一路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