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的天降秘书杜秀青朱大云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特殊材料做成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不仅是余河县,就是信江市都把这个企业看得很重,各种扶持政策都很大地往这个企业里倾斜。所以短短几年的时间,明光葛业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了余河县的龙头企业,去年在开发区圈了三百多亩地扩建了新厂房。明光葛业每年为镇里创收三百多万元,算是纳税大户了。

明光葛业的老板姓桂,叫桂振林,是做豆腐起家的。

做豆腐虽然是小营生,但是当年二十多岁的桂振林在做豆腐赚到第一桶金后,就审时度势,移步县城百货大楼开始卖日用百货了。

那时候改革开放初期,正是民众物资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桂振林的百货生意做得风声水起,几年内成了小村庄里的十万元户,那就是大款了,相当了得。

桂振林脑子活,赚钱多。当大家都扎堆来卖百货的时候,他立刻转向做起了家电专卖,彩电冰箱洗衣机,当时是娘家嫁女的必备三大件,是男方家娶媳妇的必须家产,生意又是好得出奇。在做这些生意的同时,桂振林还在老家里办了葛粉加工,一个小小的加工厂,别人都不看好,他却一直在坚持经营,后来余河县发展特色农业,获得了中国葛之乡的称号,他这小小的作坊便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加上桂振林口袋子里有点钱做起步资金,小作坊便从一个小麻雀变成了一只要起飞的雄鹰了。

厂房扩建后,黄忠华还是第一次到明光葛业来视察。所以桂振林也显得很紧张,几天前就开始准备,把厂里上上下下都整理了一下,还买了很多盆栽的植物绿化了一下办公室,走进去感觉很清新。

黄忠华被要求穿着制服视察生产车间,穿上白大褂,带上白色的帽子和口罩,黄忠华被全副武装了起来,第一次在余河的企业这样视察,他感觉很新鲜。余河这个小地方,工厂几乎都是开放式的,根本不注重这些。穿好工作服走进一尘不染的车间里,看到工人们都穿着洁白的工作服、带着口罩全副武装地工作,黄忠华很高兴,不停地点头称好,说:“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就是不一样,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我们余河的企业也可以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一样,做得很大很强!也可以从余河走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胡国成听了很高兴,桂振林就更是大受鼓舞,有了黄书纪这句话,明光葛业的发展只持就有了保障。

在车间里走了一圈,回到办公室听桂振林汇报企业发展情况。

桂振林借着黄忠华的话,大谈企业如何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如何扩大生产和销售,现在明光葛业的产品已经铺到了全国各地,正在拓展海外市场,准备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要在余河县打造一个全国驰名品牌,像广东的雅士利一样,成为一个工业城,成为一个地方的标致!今年扩大生产规模后,争取为政府多创收,税收估计可以翻一番。

黄忠华听了不停地点头,连连说“好好好!”最后听完了桂振林的汇报,黄忠华总结道:“刚才听了桂总的话,我这个做书纪的心里很受鼓舞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