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二十四史列传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章【五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带有明显武力争夺的痕迹。关于权利顶峰的斗争手段和形式逐步升级,前事不远,后者步之。
颛頊与蟜极比拼时黄帝应该还在,由此,候选人之间任何武力举动都应该是不允许的。颛頊以通达知事和智谋胜出,可能因为家传,其后裔都有点偏智力。帝喾极可能是治兵强势而夺帝位,其后裔有点偏武力。
前面已经分析了尧未登位前的故事背景和人物特点。本来就尧强挚弱,挚登位的波折在尧的心里已种下了心魔的种子。失望带来的执念,欲图帝位的想法在尧的内心里滋长。
尧具体怎么图帝位的,已经无法知道,可分析的只是当时的形势。本乱弹中五帝的故事皆是如此,也只能从形势入手,然后猜测可能发生的情形。尧登帝位的事件中相关可疑人物也只有鲧一人。本纪里尧的资料比较多,出现的人物也不少,但其他人物无法根据事件前后地位变动进行猜测,所以无法放在可疑之列。
当时的形势前面已经分析了很多,尧有图帝位之心是被有心人看出来了主动去投靠,还是尧主动去拉拢的,这都已不重要,但对鲧这样的人来说一个天大的可投机机会已摆在面前。鲧作为失势的王族,想要再次站到权利中心需要这么一个机会,他个人的智计机谋和他背后的族人,使他也具备了抓住这样机会的能力。
根据当时的形势,发生过一场政变是可能发生的情况之一,一场类似玄武门的政变,帝挚退位,鲧在其中极可能有拥立之功。帝挚未必会死,但权利的宝座确确实实换了主人。强人尧登上权利的巅峰,并在位长达九十年。
“ 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这一段其实反映了古代先民关于个体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生活的朴素的认识。个体的人首先是与其血亲生活在一起,然后扩展至亲族,再扩展至族群,由近至远,以至与整个社会发生联系,从而成为社会的一份子。如果每个人都能孝顺其父母长辈,亲爱其兄弟姐妹,亲和其亲戚、族人,以至扩展到社会他人,发展出“仁和义”,进一步发展出社会准则“忠和信”,最后综合完善成“礼”,如此自然能和合万民、天下。由此可知,中国文化历来把“孝”很高的位置就是很自然的事了,以至后来还出现“以孝治天下”的说法。甚至后世还发生了三国曹操以不孝的名义杀了孔融的事情。
纯以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